新闻动态
NEWS
法国对碳定价扩展到建筑和交通领域持怀疑态度
来源:www.euractiv.com | 作者:沐睿环境-莉哥 | 发布时间: 2022-04-22 | 212 次浏览 | 分享到:


欧盟委员会周三提出了一项提案,法国对将碳市场扩展到建筑和交通行业的社会后果表示“保留”。决议法国报告。扩大欧盟碳市场的提议是欧盟委员会“Fit for 55”气候行动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帮助欧盟实现其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5%的新目标。尽管法国赞同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将欧洲置于气候斗争的最前沿”的雄心,但对于将碳市场扩展到建筑和交通行业的社会后果,法国仍持保留态度。非政府组织气候行动网络(Climate Action Network)表示,碳市场的这种“社会风险”改革可能会增加法国和欧洲最贫困家庭的天然气和能源账单。
“法国对这项措施的相关性及其对家庭和小企业的影响持保留态度。它将继续讨论,以确保社会正义和团结仍然是气候行动的核心,”生态过渡部警告说。欧洲议会中保守的欧洲人民党集团也是如此:“尽管提议创建一个气候行动社会基金是值得称道的,这样最脆弱不首当其冲的生态过渡,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似乎忘记是中产阶级,在法国,在欧洲,将首当其冲的燃料价格的增加,”议员艾格尼丝Evren评论。


黄色背心的回归
激进的左翼政党La France Insoumise (LFI)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表示担心污染和净化的成本将由个人承担,而不是污染企业。它表示:“公民付钱,污染者掏钱。”一些人担心,欧盟碳市场改革可能会导致2018年法国“黄背心”运动的回归。在那次运动中,人们抗议提高燃油税。
“不要犯把碳市场扩展到取暖和燃料的错误。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环境委员会主席帕斯卡•坎芬(Pascal Canfin)警告称,这项改革提议是“政治自杀”。
雅克•德洛尔研究所(Jacques Delors Institute)能源中心主任托马斯•佩尔林(Thomas Pellerin-Carlin)表示:“在几个欧盟国家,政治动员的风险确实存在,尤其是在法国,在那里,这个问题有可能在总统选举9个月前被政治化。”气候行动网络(Climate Action Network)的尼尔•马卡洛夫(Neil Makaroff)表示,这项改革更加不公平,因为“在2035年前,重工业将不受欧洲碳市场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约束”。


欧洲社会气候基金
欧盟委员会则试图安抚民众,并宣布打算建立一个720亿欧元的欧洲社会气候基金,以支持那些受改革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些补贴将用于购买电动汽车、安装充电站或翻新建筑物。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明白其中的社会利害关系。它象征着强大。这比法国政府在2017-2018年征收的碳税更明智,”佩尔琳-卡林说。该基金应在新的欧洲碳市场成立前一年,即2025年设立。这是正确的逻辑。首先,我们帮助人们,然后我们提高价格。”但在欧洲议会绿党/EFA集团的欧洲议会议员菲利普·兰伯特看来,社会基金的规模“仍然有限,而且创建它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兰伯特担心会出现“社会失衡”,并呼吁“对弱势公民和燃料贫困人群提供具体支持,以保持取暖和燃料的负担。”

CBAM和电动汽车
然而,Fit for 55方案中的其他提议似乎得到了共识。两项关键措施尤其引起了政府的注意,首先是法国长期呼吁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生态过渡部表示:“这一工具对于确保我们通过防止碳泄漏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该机构补充称,该机制还应使制定一个“与国际贸易规则兼容、与欧盟伙伴国透明”的框架成为可能。
Pellerin-Carlin补充说,用CBAM取代欧盟碳市场下的自由排放配额“极其有益”,因为它消除了欧盟贸易伙伴对污染的激励。法国另一个积极的方面是,到2035年,所有新注册的汽车都将是零排放的。政府表示:“似乎有必要保持一种不排除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开放技术方法,并为汽车行业提供支持。”
2022年初,议会将开始就未来的Fit for 55方案进行谈判。毫无疑问,法国将密切关注有关将碳市场扩展到燃料和供暖领域的讨论,尤其是在法国将于2022年1月接任为期6个月的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之际。政府表示:“法国意识到它将在2022年上半年承担的责任,并将热衷于在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期间推动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问题向前发展。”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