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澳大利亚因铁矿石而获得的巨额收益正在逐渐减少
来源:www.mining.com | 作者:沐睿科技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26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一架专机缓缓降落在西澳大利亚内陆深处的皮尔巴拉机场,里奥·泰托集团的高管、政界人士以及媒体人员纷纷从飞机上走下来。这里只是一个被烈日炙烤着的简易棚屋,里面设有金属探测器。摄像机开始工作,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此行是为了见证里奥公司西部矿区的揭幕仪式,这是一个全新的露天矿场,预计每年能产出2500万吨铁矿石。

然而,在这一切的喧嚣背后,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逐渐显现:西德兰项目并非旨在实现增长,而是为了维持机器的运转。

在皮尔巴拉地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地——力拓集团正在用新的矿藏取代旧的矿藏,仅仅是为了保持现有的产量。曾帮助澳大利亚成功避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造就了众多亿万富翁,并满足了中国城市化建设需求的这一强大产业,如今已不再繁荣,而是进入了停滞期。

在西部矿区的剪彩仪式举行不到两个月后,又传来了一则较为低调的消息。周三,力拓公司公布了其五年来同期最低的上半年利润,原因是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这一结果并非彻底崩溃,但提醒人们,问题正在加剧——繁荣时期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

支撑澳大利亚经济崛起的钢铁制造原料正在失去其优势:矿石质量下降,利润空间收窄,支撑了数十年繁荣的大量矿藏正在逐渐枯竭。这一切都不会迅速发生,但这个曾经可靠的资源可能无法帮助澳大利亚度过下一次金融灾难。而且也没有什么后备计划。

皮尔巴拉地区面积比加利福尼亚州还要大,自近六十年前首批铁矿石运往日本以来,它一直推动着全球铁矿石贸易的发展。此前曾有关于行业即将放缓的警告出现,但该行业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韧性。然而这一次,逆风更为强劲,矿业巨头们正投入数十亿美元来规划接下来的行动,因为该行业的基础正在发生转变。

“这在皮尔巴拉地区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风险因素。”格雷格·利利曼说道。他是一位资深矿业高管,曾担任福特斯克有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并在力拓公司工作了26年。“客户们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铁矿石,每吨钢的排放量更低,同时还能通过更小的占地面积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

铁矿石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若无明确的接替者,就会留下一个难以填补的空缺。澳大利亚对此感到困惑不已。随着皮尔巴拉地区的优势开始减弱,更广泛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重新当选的工党政府正在召集顶尖企业领袖,试图通过一项陷入赤字的预算来解决生产率停滞的问题。这个被称为“幸运之国”的国家正被迫正视其绰号所蕴含的最初讽刺意味:这个长期受益于资源收益的国家,如今正面临着长期自满所带来的代价。

随着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需求达到峰值,堪培拉预计到2027年,铁矿石价格将降至每吨74美元,比过去五年的平均价格低约40%。这给联邦预算带来了麻烦,该行业带来的收入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减少超过190亿澳元(约合122亿美元)。此外,产量预计将在三年内达到峰值。

对于这一行业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逆转。据西太平洋银行公司估计,该行业在本世纪的前二十年为国家的总体生活水平提升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力量。该银行警告称,若不进行重大生产效率改革,未来十年“矿业红利”的终结可能会使每个澳大利亚人损失约7.5万澳元的收入,高级经济学家帕特·布斯塔曼特在 7 月份的一份报告中如是说道。

并非所有人都公开承认这一挑战的严重程度。

澳大利亚资源部长玛德琳·金在6月西部矿区的开工仪式上对记者说:“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繁荣的基石,也是将我们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纽带。”“该项目进一步证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行业是全球最出色、最稳定的行业之一。”

铁矿石仍占澳大利亚经济的4%以上,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州和联邦政府预算的重要支柱。但随着矿石质量的下降,维持产量和为勘探活动提供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且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钢铁制造商面临着减少排放的压力,这促使他们转向品位更高、碳排放更低的矿石——其中大部分现在来自澳大利亚境外的新矿区。

在西非地区,由力拓集团和中国国有企业联合投资的几内亚久拖未决的西芒杜项目终于即将投入生产,其首批货物预计将于本年底发出。西芒杜拥有全球部分品位最高的未开采铁矿石储量,全长超过 100 公里,预计在全力运转时每年的产量将超过1亿吨。

澳大利亚媒体将西芒杜项目称为“皮尔巴拉杀手”——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确实凸显了其重要性。该项目的开发反映了北京的长期战略:摆脱对澳大利亚矿产的依赖,并增强对其钢铁产业关键原材料的掌控能力。中国国有企业正越来越多地与全球矿业公司合作,其中包括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西芒杜矿场 46%的股份。

力拓集团即将卸任的首席执行官雅各布·斯塔乌霍尔姆在该矿的开业仪式上表示:“我们不仅揭开了新的运营篇章,更是开启了宝武合作的新篇章。”他的话距离一辆如同建筑般大小的无人驾驶卡车正将成堆的矿石倾倒进破碎机处仅几步之遥。

这些演讲旨在强调实力与延续性:新矿坑产出的矿石正被堆积在一条18公里长的传送带上,这条传送带将一路运往力拓现有的帕拉伯杜工厂。但该工厂已经运行了50年之久——随着中国在供应多元化和对更清洁矿石的需求方面不断变化,皮尔巴拉地区开始显露出其老化迹象。

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来自皮尔巴拉地区的含铁量达62%的铁矿石细粒产品一直占据着全球标准的主导地位——这种规格的铁矿石价格、交易以及运输在全球范围内都适用。但这一基准标准如今正面临压力。由于该材料的质量逐渐下降,定价机构普拉茨计划从明年起将基准标准下调至61%——这一微小的调整预示着澳大利亚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高品质矿石至关重要,因为全球正从以煤炭为主的高能耗高炉生产模式转向更清洁的电弧炉技术,以减少排放。澳大利亚希望在绿色钢铁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内塞上个月访问上海期间强调了铁矿石在脱碳过程中的作用——但皮尔巴拉地区的大多数矿藏的纯度都不足通常所需的67%,在56%至62%之间。要缩小这一差距,就需要投入数十亿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氢能和加工领域——在生产效率低下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这并非易事。

必和必拓集团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业务负责人蒂姆·戴在皮尔巴拉地区6月的一次行业活动中表示:“将我们带到这里的情况并不能引领我们走向我们需要去的地方。我们正在参与一场全球性的竞争,而此刻规则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包括全球领先企业必和必拓在内的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其生产成本仍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且利润丰厚。但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的产量可能会增加,但价值不会增加。鉴于这一收入来源将为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提供资金支持,这是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而这也是这些矿业巨头目前所做出的唯一长期战略选择。

皮尔巴拉地区拥有丰富的锂和稀土资源,那些依靠红土铁矿发家的矿商如今正将资金重新投入到旨在推动能源转型以及满足数据中心和科技行业不断增长需求的项目中。但这些项目的收益仍只是铁矿石利润的一小部分,而且投资风险依然很大。

在沉寂了十多年之后,力拓集团再次投身于交易活动,大力押注电池金属的未来。去年,该公司以67亿美元收购了阿卡迪姆锂业公司,此举使这家矿业公司得以在全球锂供应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一时机并不理想——价格仍处于低迷状态,而且力拓目前正对其在塞尔维亚的贾达尔锂矿项目的成本进行调整。

必和必拓还通过战略性并购来重塑自身未来。这家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去年发起了一项规模高达49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目标是收购英美资源集团。这一举措主要是出于获取更多铜矿资源的考虑,因为铜是推动全球电气化进程的关键金属。尽管此次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表明必和必拓有意更积极地转向其他增长动力。

尽管电池金属产业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但中国仍牢牢掌控着供应链,并且在未来数年也极有可能保持这种主导地位。目前,锂、铜、稀土以及其他能源转型所需的关键原材料所带来的收入,仅占铁矿石几十年来所创造收入的一小部分。根据最新政府数据,铁矿石的年出口额估计为1160亿澳元,而铜的出口额为130亿澳元,锂的出口额为46亿澳元。

南澳大利亚大学的地质学家兼副教授卡罗琳·蒂迪表示:“关键矿产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多元化的商品组合以及净零排放计划的雄心目标至关重要,但它们并非铁矿石的可行替代品。”

福特斯克公司的创始人兼亿万富翁安德鲁·福雷斯特是该行业里最积极倡导绿色技术的人物之一,他曾警告称,如果澳大利亚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需求,皮尔巴拉地区可能会变成一片“荒地”。而力拓集团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西蒙·特罗特则较为乐观,他认为该地区将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数代的基础。

事实很可能就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

与此同时,皮尔巴拉地区面临的外部威胁不断加剧。除了需要寻找替代铁矿石来源并应对品位下降的问题之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对全球整体需求构成了威胁。像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这样的竞争对手正在提高产量并供应更高品位的矿石,从而加大了竞争压力。

西蒙·特罗特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8月25日接任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商的职务之前,就在新西部矿场开业的前几天,他仍保持着自信的语气。

特罗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便我离世之后,以及我子孙后代之后,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开采活动仍会持续下去,皮尔巴拉地区在未来数十年内都将保持繁荣。”







来源:www.mining.com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