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将成为西方国家的下一个关键矿产资源危机,全球供应链已经因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而遭受冲击,但一个更为严重的关键矿产威胁正悄然逼近,西方的金属冶炼厂正面临危机。
中国大规模扩充的加工产能正在挤压金属行业的所有利润空间。纳米比亚和菲律宾的铜冶炼厂最近因加工费用出现亏损而被纳入了托管和维护状态。更多的人处于危险之中。嘉能可公司警告称,由于本月相关采矿活动将停止,其位于澳大利亚的米尔斯艾斯铜冶炼厂已陷入财务困境。澳大利亚政府也正面临各方紧急呼吁,要求其采取行动拯救尼尔斯塔公司的锌和铅冶炼厂以及力拓公司的托马戈铝冶炼厂。
中国在全球基础金属冶炼领域的份额一直在稳步上升,该国正逐渐接近那种能够使其将诸如钨和铋这类更为稀有的关键矿产出口作为武器手段的主导地位。市场崩溃中国的冶炼厂刚刚与智利矿业公司安托法加斯塔达成了一项中期铜精矿供应协议,该协议将他们的转换费用定价设定为零。至少这并非负面消息,而现货市场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在那里铜冶炼厂实际上会向矿工支付原材料费用。
这与以往的定价模式完全背道而驰。铜冶炼厂可以通过黄金、白银和硫酸等副产品获利,但冶炼和精炼费用才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或者说,至少应该是这样。去年第四季度,锌冶炼厂的收费也出现了负增长。此后,现货费用已回升至每吨 55 美元,但仍低于今年 80 美元的基准价格(该价格本身也是至少 50 年来最低的年度收费水平)。
然而,锌矿的产量正在大幅增长,今年 1 至 4 月同比增长 5.1%,中国的锌精矿进口量也有所增加。2025 年前五个月的进口量更是翻了一番,超过 220 万吨。问题并不仅仅在于矿产供应不足。锌和铜市场的低价格还反映出,中国冶炼产能的扩张速度远超世界矿山的供应能力,达到了一种超常的扩张水平。
结果是治疗费用和冶炼厂的盈利都大幅下降了。地位的上升据世界金属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在全球精炼锌产量中的占比从 2007 年的 33%上升至 2024 年的近 50%。经过冶炼行业多年的迅猛扩张,该国目前的铝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60%。过量的铝制品生产会以半成品的形式被排放出来。出口量从 2010 年的 200 万吨增长到了去年的 600 万吨。
这种增长速度之快,甚至超出了中国政府的预期。中国政府已规定每年的产能上限为 4500 万吨。不过,这对西方的铝业生产商来说却算不上什么安慰消息,因为中国的生产商只是在印度尼西亚新建了更多的产能。如今,由于中国在镍矿开采和加工产能方面的大规模投资,印度尼西亚的镍产量也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约一半。据麦格理银行称,中印尼镍矿供应的激增已经压低了镍价,并导致自 2020 年以来超过 50 万吨的西方产能被迫关闭。该银行还警告称,目前在镍矿开采、精炼和加工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
中国在工业金属全球供应领域的主导地位本就十分稳固,而随着更多西方冶炼厂因利润空间受限而倒闭,这一优势只会愈发明显。电力压力中国自身的冶炼厂也感受到了成本压力,但许多大型企业实行的是垂直整合模式,这意味着在加工环节出现的亏损可以在更下游的生产环节中得到弥补。此外,亏损企业得到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扶持,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力度之大,使得竞争环境明显不利于西方企业。
西方国家的同行们也在为电力支付更高的费用,这是一项对于所有冶炼厂来说都颇为重要的开支,而对于通过电解法生产这种轻金属的铝厂来说,这一费用更是占据了很大比例。而且,现有的发电运营商以及潜在的新电厂都必须与同样极度依赖电力的科技行业争夺电力资源,这无疑也不利于能源供应的改善。
自 2022 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能源价格飙升以来,欧盟已有多个铝厂和锌厂关闭。目前,欧盟正优先为能源密集型行业争取更快的电网接入,并推动电力购买协议,以此来降低成本。战略资产欧盟针对其铝材和钢材加工能力所制定的“行动计划”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但这一现象表明,西方的政策制定者们已经从中国近期在关键矿产资源领域所展现的实力中汲取到了教训。
中国在全球矿业领域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处于将矿石加工成金属这一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于诸如稀土元素这类特殊金属而言,控制权几乎是完全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的,而且,在规模更大的基础金属供应链中,类似这种垄断局面出现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加。西方的冶炼厂是重要的战略资产,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在从矿场到产品的整个供应链连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因为它们具有副产品的潜力。
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扰乱了镓市场,但这种半导体金属可以通过铝冶炼过程回收。力拓公司在犹他州的肯尼科特铜冶炼厂现在也开始生产碲,这是另一种“热门”的关键金属。尼尔斯塔尔公司可以在其位于澳大利亚的波特皮里冶炼厂生产锑,但前提是该厂能够继续运营。其未来将取决于澳大利亚政府,而其他西方政府也必须决定愿意为此支付多少费用,以使本国的冶炼厂免受中国价格冲击的影响。
来源:www.mining.com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