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报道称,大众与法国Blue Solutions就固态电池进行谈判
来源:https://europe.autonews.com | 作者:沐睿科技 | 发布时间: 2024-01-17 | 32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位直接了解讨论情况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大众汽车与美国初创公司QuantumScape开发固态电动汽车电池的努力一直受到延误的困扰,该公司正在与法国Blue Solutions就这项技术进行谈判。 

法国博乐集团旗下的蓝色解决方案公司已经为戴姆勒电动巴士生产固态电池。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大众和Blue Solutions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就将该技术应用于汽车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因为谈判是私下进行的。 

大众扩大其在该领域选择的举措表明,阻碍固态技术更广泛发展的一系列技术障碍,其支持者将其视为电动汽车电池发展的关键一步。 

固态电池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更长,充电时间更短。

大众表示,其与QuantumScape的合资企业已步入正轨,当被问及与Blue Solutions的任何讨论时,大众拒绝置评。 

Blue Solutions的一位发言人证实,该公司正在开发乘用车电池,并表示已与宝马和另一家公司签署了开发协议,并正在与第三家公司进行谈判,但拒绝透露其他公司的身份。

该公司生产了全电动BlueCar,这是一款由宾尼法利纳设计的不锈钢掀背车,用于巴黎早期的汽车共享项目AutoLib。 其固态电池技术被称为锂金属聚合物。蓝色解决方案公司已经在电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池,最近还与台湾电子巨头富士康签署了一项协议,开发用于两轮车的第四代固态电池。 

大众、丰田、宝马和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竞相解决固态电池的问题,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固态电池在技术上仍然难以捉摸。 

咨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Rory McNulty表示:“很多承诺都没有兑现,几家汽车制造商和投资者都被烧死了。”。“有很多非常好的、经过验证的数据和技术,但他们(行业)能大规模可靠地做到这一点吗?” 就Blue Solutions而言,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根本上降低其现有电池所需的四小时充电时间,这对于在停车场过夜的公交车来说是可行的。 

该公司发言人告诉路透社,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充电时间为20分钟的乘用车电池,并计划在2029年前为其建造一个“超级工厂”。 该行业缺乏商业成功,抑制了市场热情;PitchBook的数据显示,去年固态电池公司的全球风险投资交易金额下降了72%,至1.46亿美元。 Ibex Investors合伙人Jeff Peters表示:“投资者对固态电池的兴趣已经减弱。他们质疑固态电池的风险是否值得。”。

'要做的工作' 固态理想的设想是用固体替代品取代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中电荷通过的液体电解质,从而减少火灾危险,缩小电池组的尺寸,并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端子来提高性能。 然而,很难精确测量化学品和材料的正确组合,使其不会相互产生不利反应。 

QuantumScape与其最大股东大众的合资企业向这家初创公司投资了3亿美元,这就是固态技术未能兑现其最初承诺的一个例子。 2018年签署的开发协议设想到2025年为大众电动汽车提供固态动力,使电动高尔夫的续航里程增加一倍多,达到750公里(466英里)。 当QuantumScape随后于2020年通过与纽约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反向合并上市时,该公司表示其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商业电池生产。 然而,即使在QuantumScape于2022年末向大众和其他潜在客户交付了其首款原型车之后,大规模商业生产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前景,这通常是一个多年的测试和认证过程的开始。 

此外,电池不是纯固态的,因为它使用液体电解质,尽管使用陶瓷来分离正极和负极端子。 QuantumScape的首席执行官贾格迪普·辛格告诉路透社:“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原型是为了展示核心功能,而不是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不同缺陷方面都得到了完全解决。” QuantumScape的股价在2020年12月达到132.70美元的峰值,此后跌至7.37美元,市值约为36亿美元。 该供应商没有说明预计何时进行大批量商业生产。

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这很可能发生在本十年的后半段。 QuantumScape去年10月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监管文件中表示,它错过了2018年与大众交易中设想的商业化时间表里程碑,因此,如果德国汽车制造商选择终止合资企业,它有权终止。 丰田标志着突破 大众和QuantumScape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应对固态技术复杂性时削减雄心的公司。 丰田曾将固态电池的生产启动日期定为2025年,但在6月表示,目前预计在2027年或2028年之前不会大规模生产这种电池。 尽管如此,这家日本公司表示,它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但没有提供超过750英里(1207公里)或更长的预计行驶里程和10分钟充电时间的细节。 其他一些公司也计划推出固态电池,包括中国电池领导者CATL、LG Energy Solution、solid Power、ProLogium、本田和日产(见上文事实框)。 

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特斯拉是一个行业异类,因为它没有任何详细的固态电池开发计划。 固态科学家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引入锂金属作为阳极的影响。 锂金属可以显著提高性能,但经常会引发与固体化合物的反应,包括产生树枝状结构,形成尖刺状结构,产生裂纹和缺陷,最终导致电池短路。 电池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和研究人员已经尝试将各种物质用于三大类的固体电解质:聚合物、硫化物和氧化物。 

一些公司已经推出了部分版本的固态电池,这些电池提供了该技术的一些好处。中国的电动汽车公司Nio和Seres都推出了带有“半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车型,这种电池既有固体电解质成分,也有凝胶状电解质成分,但不使用锂金属阳极。


来源:https://europe.autonews.com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