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PCC: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窄路
来源:www.thethirdpole.net | 作者:沐睿环境-莉哥 | 发布时间: 2022-04-25 | 424 次浏览 | 分享到: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称,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希望渺茫。IPCC是联合国的一个机构,汇集了世界顶尖科学家。根据第三工作组的报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到2025年达到峰值、到2030年减少43%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使世界有机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以内。但过去的行动令人失望。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评论这份新报告时称其为“一长串违背气候承诺的内容”。过去十年,本应采取最紧急行动的时候,却看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排放量。自1850年以来,全球总排放量的17%(约4100亿吨二氧化碳)发生在2010-19年。这使大气变暖,增加了风暴、洪水、干旱、野火、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和其他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古特雷斯称这份报告是“一份耻辱的文件,罗列了一些空洞的承诺,这些承诺让我们坚定地走上了通往一个不适合居住的世界的道路”。这份提交给政策制定者的报告摘要比原定时间晚了两天多,因为世界一些国家政府的代表竭力淡化这份报告。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者说,来自印度的代表坚持认为,低收入国家的“发展权”以及富裕国家违背的承诺应包括在总结中。自1850年以来,富裕国家承担了大部分的碳排放,在“碳预算”中留给世界其他国家的空间很小。与此同时,富裕国家未能向贫穷国家提供承诺的资金,帮助它们转向更绿色的增长轨迹。

可再生能源能把我们从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中拯救出来吗?
有好消息,特别是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几种低排放技术的单位成本持续下降,”报告称,在某些情况下下降了85%。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吉姆·斯凯(Jim Skea)表示,2010-2019年,排放的年增长率从2.1%下降到1.3%。
IPCC主席李会成(Hoesung Lee)说:“事实证明,有一些政策、法规和市场工具是有效的。如果扩大规模,更广泛、更公平地应用这些措施,它们可以支持大幅减排,并刺激创新。”
报告指出,目前的排放控制承诺仍然严重不足。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3.2摄氏度。现在全球气温上升了1.17摄氏度,其影响已经是毁灭性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表示,除非现在就采取措施,否则在2030年以后,要想将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就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进行更多的减排。要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须在本世纪50年代初达到净零。为了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他们必须在本世纪70年代初实现零排放。这些途径包括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CDR)。这样做的方法包括有争议的碳捕获和存储(CCS),它仍然没有商业上的可行性,或者利用碳捕获和存储的生物能源(BECCS),它可能会占用粮食作物的土地。
这是IPCC成立以来的第6轮报告,这次强调了能源需求管理。该报告的另一位协调首席作者、亚洲理工学院的Joyashree Roy指出:“需求管理可以占66%的排放。”这将包括从关闭不使用的设备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动汽车。城市占全球排放量的三分之二,但城市可以通过植树、恢复水体和提供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来做很多事情。
该报告某一章节的协调主要作者Navroz Dubash指出,将气候缓解视为一两个部委的独立活动不会解决问题。“这些是跨部门、跨规模的复杂治理挑战。你必须考虑过渡和分配的正义和可持续性,而不是单独解决缓解问题。”
罗伊提到了印度的“良好实践范例”,例如全国各地都能获得清洁的烹饪燃料,以及加尔各答市与通勤者协商后显著改善公共交通,从而减少了排放。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管理学院和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Priyadarshi Shukla说:“通过正确的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到2050年可以减少40% -70%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提供了巨大的未开发潜力。证据还表明,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我们的健康和幸福。”
远离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将会产生后果。我们不仅需要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还需要一个“公正的过渡”,以解决公平和就业问题。杜巴什说,这种过渡必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因为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亚,仅仅是摆脱煤炭的转变将是不一样的。”
报告说:“所有相关行为体广泛而有意义地参与所有规模的决策,可以建立社会信任,深化和扩大对变革的支持。”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