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昨天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提出到204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力争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

此次发布的新版路线图,重点围绕节能汽车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迭代升级、智能网联汽车演进等核心方向展开,全新构建起1个总报告+5个技术群+26个专题的三层架构体系。与以往相比,更加突出全球化视野,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放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谋划。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张进华:路线图3.0面向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更加强化智能制造,早期更加重视产品技术,今年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可以说是双轮驱动。
此外,在新版路线图中还明确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发展节点。像行业广泛关注的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届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将更贴合消费者需求;而在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将成为实现低碳化的关键方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张进华:我们进一步识别燃料电池在未来的商用车低碳化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初步判断到2040年会实现百万量级的新产品,大概400万—500万辆的保有规模。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此前已在2016年、2020年分别发布1.0和2.0版本。此次3.0版路线图以前瞻性、引领性为首要素,立足我国多元创新场景、开放市场环境以及日益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目标
技术路线图3.0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
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将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60%以上。
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交通体系朝着“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80%以上,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
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成熟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
汽车科技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原始创新能力引领全球。
建成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协同高效、韧性安全、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品牌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企业与全球产业体系深度融合,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介绍,技术路线图3.0面向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更加强化智能制造,“早期更加重视产品技术,今年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双轮驱动”。
技术路线图3.0明确多项关键技术发展节点
坚持内燃机仍将是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至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HEV、PHEV、REEV)销量在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比例仍将有三分之一左右。
未来5-1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市场主流产品。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85%以上,其中BEV(纯电动汽车)占80%;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将从当前的城市、短途场景不断拓展至中长途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网联协同场景覆盖度、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支撑无人驾驶大规模安全应用。
首次提出汽车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级体系以及实施方法论。到2040年,以提质、增效、降本、低碳引领,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与数据闭环,实现汽车制造全环节研产供销服一体化。
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届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将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