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哪些矿产和金属属于真正关键的范畴,定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目前许多这类矿产的价格偏低,未能反映出它们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应有的重要性。
当前锂、镍、钴和铜等金属的低价走势与人们普遍预期的未来十年需求激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情况是上周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行业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
国际关键矿产和金属峰会获悉,从现在到2035 年的十年间,关键能源转型金属的需求预计将增长四倍。
Fastmarkets分析师奥利维尔·马森在会议上表示,电池金属锂、石墨、镍、锰和钴的需求预计将从今年的约 300 万吨增加到 2035 年的 1200 万吨。
铜也被认为是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要素。马森表示,到 2035 年,市场将需要额外 90.9 万吨的产能,以满足电动汽车以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需求。
这一切对于能源转型金属而言似乎都预示着良好的前景,但马森的数据中也包含了一些令人清醒的认识。
具体来看铜这种金属,弗斯特马斯公司预计今年全球市场将出现少量过剩,到 2026 年将出现略大的过剩量,约为 20 万吨,而 2027 年则将出现微小的短缺。
据福斯麦斯公司预测,到 2033 年和 2034 年才会出现明显的铜短缺情况。
长期预测的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它们本身就存在风险,因为市场动态可能会发生变化,新技术可能会改变需求模式,而地缘政治和资源民族主义则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影响贸易和投资决策。
但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能源转型最终会带来更高的能源需求——问题就变成了:当前市场应当如何做出反应?
是否应该寻找新的铜矿资源,并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一座新的矿山?期望在 2040 年至 2050 年期间,由于需求强劲而使矿山最终能够开始实际生产。这种做法是否明智?
尽管有大量且持续的预测称铜的供应将会短缺,但这种工业金属的价格近年来却几乎没有变化。
9月26日,伦敦基准合约价格收于每吨 10181.50 美元,与 2021 年大部分时间的价格水平大致相同。实际上,目前铜市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其波动主要由短期的新闻事件所驱动,而非基于对基本面的任何长期看法。等待需求增长其他市场的状况则更为糟糕,这主要是因为过度投资了新的供应项目,要么是因为预期需求增长会比实际情况更快到来,要么是作为政府产业政策的一部分。
在中国,由政策导致的产能过剩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在锂和钴等金属的精炼领域,中国已经过度建设了相关产能。印度尼西亚鼓励对中下游加工环节进行投资的政策有助于其在全球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一举措也带来了严重的供应过剩和价格低迷的问题。今年 5 月,伦敦镍期货价格跌至近五年来的最低点,到 9 月 26 日收盘时已降至每吨 15175 美元,仅为2022年3月创下的 15 年高点的三分之一。
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价格持续低迷的这种模式也延伸到了其他关键矿产领域,这使得生产商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境地:他们必须努力控制成本,并坚持经营足够长的时间,以等待预期的需求出现。对于这些矿工而言,或许能获得些许慰藉的是,他们的处境与过去十年铁矿石行业的情况颇为相似。
当时,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大型矿企对这种关键钢铁原材料的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国需求的增长速度。在价格跌至多年低点之后,它们有所回升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将钢铁产量提高到了2020年的每年10 亿吨,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目前其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
能源转型金属的生产商或许期望能出现与铁矿石类似的市场格局,但他们也面临着其他复杂因素的干扰,比如西方国家试图建立不受中国控制的供应体系。如果这些措施取得成效,可能会为某些市场增加更多的供应量,这可能会进一步压低价格,或者促使出台相关政策来强制使用来自非中国供应商的更昂贵的金属。
来源:www.mining.com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