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特朗普大力推动的深海采矿计划违反了相关条约
来源:www.mining.com | 作者:沐睿科技 | 发布时间: 2025-07-31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特朗普大力推动的深海采矿计划违反了相关条约,引发了担忧。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布的加快深海采矿进程的行政命令,再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海洋资源的未来、国际法以及环境监管等问题的激烈争论。

这一举措被解读为旨在减少美国对诸如镍和铜等关键矿产资源对中国的依赖,但实际效果却引发了对生态破坏和国际稳定的担忧。

特朗普于4月签署的这项指令利用了《美国深海硬质矿产资源法》,绕过了国际监管机构,直接批准了海底矿产开采活动,包括在国际水域进行的此类活动。这一途径避开了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该机构是负责监管深海采矿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全球性组织。

该命令标志着美国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尽管并非官方行为)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遵循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

尽管美国从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在以往的实践中,它一直遵循该公约的指导原则,尤其是在主张海洋领土主权方面。这种新的单边做法标志着一种转变,法律专家警告称,这可能会破坏全球海洋治理,并引发更广泛的独立行动趋势。

框架破裂

矿业律师斯科特·安德森是沃姆布尔·邦迪·迪金森律师事务所能源及自然资源金属与矿业分部门的负责人。他指出,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直存在着“尴尬的”关系。尽管华盛顿参与了该公约的制定,但出于部分要求共享采矿技术的条款,美国拒绝批准该公约。即便如此,美国长期以来还是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下的另一项协议来遵守其深海采矿规定。

安德森对《矿业网》表示:“通过快速推进深海采矿,美国可能会破坏这一框架,并可能带来法律和外交方面的风险。”他警告称,其他国家现在可能会觉得无视国际准则是合理的。“(那些削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法律框架的行为)可能会鼓励那些已经在扩大领海范围的国家进一步扩大边界范围。”他补充道。

这一转变发生之际,国际海底管理局仍在拖延公布长期承诺的开采规则。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瑙鲁海洋资源公司于2021年提交开采克拉里昂-克莱普顿区(该地区位于太平洋,矿产资源丰富)的申请从而触发制定规则的期限后,国际海底管理局有义务在2023年之前公布这些规定。然而,国际海底管理局已经举行了两次会议,仍未达成一致,从而留下了一个真空状态,而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正在利用这一局面。

国际安全局秘书长莱蒂西亚·卡瓦略于今年1月上任,她强烈谴责了试图绕过该机构管理机制的行为,并警告称任何单方面行动都会削弱国际法和合作,而此时恰恰需要加强生态和法律方面的保障措施。

环境和外交方面的后果

美国绿色和平组织的最新报告《深藏的谎言》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被人为利用,以作为开展海底矿产开采的正当理由。该组织指责该行业利用监管方面的拖延来加快对地球上最后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的开采进程。

(退役)少将兰迪·曼纳在报告的前言中警告称,违背国际共识可能会破坏国家安全的基石。“国家安全的基石并非仅仅是武器或矿产——而是全球稳定、法治以及生态恢复能力,”曼纳写道。

耶鲁大学海洋保护组织的对外事务副总裁杰夫·沃特斯也表达了这一警告。他在最近接受耶鲁E360采访时说:“单方面开展深海采矿的决定与我们这个全球社会几十年来在公海上的合作方式背道而驰。”

瓦特尔斯认为,此类举动可能会引发外交争端乃至海上冲突。“这在公海领域开启了法律和领土争端的潘多拉魔盒。我们所谈论的不仅仅是环境影响——这关乎维护国际水域的和平与秩序。”

全力以赴

尽管存在争议,但加拿大“金属公司”(TMC)仍全力推进相关工作,今年4月,该公司依据美国矿业法规提交了商业回收许可申请以及两项勘探许可证,所涉区域覆盖了近20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海底。这些区域富含多金属结核——即富含钴、锰和稀土元素的岩石沉积物。

6月,韩国的韩国锌业公司向TMC投资了8520万美元,获得了5%的股份。这笔交易使韩国锌业公司成为一家非中国背景的替代企业,能够将 TMC 提取的材料加工成电池级金属。

TMC 的首席执行官杰拉德·巴伦表示:“这不仅仅是资金投入,更是价值观、紧迫感以及为美国构建稳固供应链方面的高度契合。”

“不可能金属”是一家位于硅谷的初创企业,其业务遍及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该公司已向美国联邦政府官员提出请求,要求启动一场拍卖活动,以获取美属萨摩亚沿海海底矿藏的开采权。

竞争态势凸显

美国并非孤例。包括库克群岛、日本和挪威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其领海范围内开展深海采矿活动,理由是全球对相关矿产的需求不断上升。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矿产的需求将会大幅增长。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铜和稀土元素的需求可能会增加40%,而锂、钴和镍的需求则可能增加多达90%。

海底采矿的支持者认为,海底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传统的陆地开采。但批评者则坚称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深海是众多科学尚未完全了解的生态系统所在之处,对其造成破坏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瓦特尔斯指出,国际海底管理局未能制定明确的规则,这只会加剧无序、零散开发的风险。他说,在全球社会尚未制定出可执行的指导方针之前,各国单独行动的诱惑仍将存在,这也就使得未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更大。

时间紧迫感

由于国际安全机构正努力制定其框架,国际间的协调工作可能已进入最后阶段。一旦有国家在联合国框架之外开展商业规模的采矿活动,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这将开创一个先例,有可能破坏数十年来的外交努力。

目前,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如同点燃了全球海底的一根导火索,引发了有关谁拥有海底控制权以及这种控制权的获取代价等棘手问题。世界是走向合作还是走向冲突,可能取决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反应的速度(以及方式是否明智)。






来源:www.mining.com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