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铀价格创下福岛事件后新高
来源:https://europe.autonews.com | 作者:沐睿科技 | 发布时间: 2024-01-04 | 214 次浏览 | 分享到:

铀现货价格继续上涨,这得益于到本世纪中叶将核能增加三倍的承诺、Cameco(TSX:CCO;NYSE:CCJ)等生产商的供应问题以及俄罗斯对西方出口禁令的迫在眉睫的威胁。 铀本周达到每磅91美元,这是自2007年三位数的价格以来的又一纪录,也是2011年日本福岛灾难后的后果,当时几个国家限制了核能计划。

价格已从年中的每磅50美元左右上涨。 注册《能源文摘》 “有人称之为核复兴,但鉴于增长的势头,我喜欢将其视为复兴,”Sprott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ohn Ciampaglia在周三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谁能想到,在短短两年内,公众情绪和政府支持会发生如此强烈的转变?”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地寻求原子能来帮助对抗全球变暖,价格现在可能接近能够维持新采矿项目的水平。上个月,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和法国在内的24个国家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8)上承诺,到2050年将核能发电量增加三倍。 

中国没有参与这一承诺,但仍在全球核电站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计划在本世纪末将产能增加近一倍,达到100吉瓦。这个亚洲国家在全球建造的58座工厂中有22座。 中国增长 BMO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分析师Colin Hamilton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铀是为数不多的中国不是最大消费国的大宗商品之一,但我们预计到2028年会如此。”。

“然而,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从市场上拿走了大量过剩的铀,我们认为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充足。” 

汉密尔顿说,增加的公用事业买家更有可能位于欧洲和北美,那里的反应堆寿命正在延长。 然而,事实证明,对于加拿大最大的Cameco等领先供应商来说,满足这一需求是困难的,该公司表示,在最近结束的季度,可能会购买多达800万磅的产品来满足合同。当大多数公用事业合同是长期合同时,供应短缺会加剧现货市场的价格上涨。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预测,到3月份,价格可能达到每磅95美元。11月,Sprott预测在一年到18个月内价格将达到三位数。 

根据上个月发布的《世界核工业现状报告》,到本世纪中叶将核能发电量增加两倍的计划“极不现实”,因为规划、批准和建造反应堆需要很长时间和数十亿美元。该报告由德国资助,德国于4月关闭了最后一座反应堆,尽管德国进行研究和处理燃料,但仍反对使用该电源。 

美国国会正在考虑禁止进口俄罗斯铀。

该法案已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并等待参议院的辩论,尽管自近两年前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西方的大多数公用事业公司一直在回避其供应。禁令可能会引发报复措施,俄罗斯有将铀加工成燃料的工厂,而美国正在重启。然而,拜登政府将在几周内签署一项为该国核工业提供20亿美元支持的法案,使其成为法律。 计划重启 澳大利亚、美国和非洲的许多封存矿山计划今年重启,包括Paladin Energy(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PDN)在纳米比亚的Langer Heinrich和Boss Energy(澳大利亚交易所:BOE)在南澳大利亚的Honeymoon业务。

EnCore Energy(TSXV:EU)开始从其位于得克萨斯州的Rosita和Alta Mesa工厂进行生产,而Energy Fuels(TSX:EFR;NYSE:UUUUU)已恢复从其位于美国西南部的Pinyon Plain、La Sal和Pandora矿场进行生产。

在加拿大,Cameco正在增加萨斯喀彻温省McArthur River的产量。 斯普洛特物理铀信托基金会表示,该行业需要新的矿山,但福岛灾难后失去的十年投资意味着供应缺口将在短期内扩大。

该基金会持有6300万磅黄饼铀,价值57.8亿美元。 该信托基金去年购买了380万磅,为2021年该基金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它计划今年在现货市场上购买不超过900万磅。BMO的Hamilton表示,从监管角度来看,这是一项谨慎的措施,可以防止基金在赤字市场中与消费者争夺材料。

 Sprott的Ciampaglia表示:“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关于金融参与者影响的传言,但今年的价格上涨显然是由公用事业公司推动的,这些公用事业公司在2023年购买了自2012年以来最多的铀。”。 

他说:“该行业将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来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来源:https://europe.autonews.com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