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9743.2—20XX
机动车冷却液第 2 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Motor vehicle coolant—Part 2: Electric vehicle coolant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冷却液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以乙二醇为防冻剂原料调配而成的电动汽车用冷却液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1173—2013 铸造铝合金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4832—2008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
GB 29743.1—2022 机动车冷却液 第1部分:燃油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GB/T 33402—2016 硅橡胶混炼胶 一般用途
JT/T 1230 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无机阴离子测定法 离子色谱法
NB/SH/T 0164 石油及相关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NB/SH/T 0828 发动机冷却液中硅与其它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SH/T 0065 发动机冷却液或防锈剂试验样品的取样及其水溶液的配制
SH/T 0066 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法(玻璃器皿法)
SH/T 0067 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灰分含量测定法
SH/T 0068 发动机冷却液及其浓缩液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SH/T 0069 发动机防冻剂、防锈剂和冷却液pH值测定法
SH/T 0084 冷却系统化学溶液对汽车上有机涂料影响的试验方法
SH/T 0086 发动机冷却液的浓缩液中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
SH/T 0089 发动机冷却液沸点测定法
SH/T 0090 发动机冷却液冰点测定法
SH/T 0091 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储备碱度测定法
SH/T 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SH/T 0620 发动机冷却液对传热状态下的铸铝合金腐蚀测定法
SH/T 0621 发动机冷却液氯含量测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动汽车冷却液 electric vehicle coolant
以防冻剂、缓蚀剂等原料复配而成的,用于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具有冷却、防腐、防冻及保
温等作用的功能性液体。
4 产品分类
4.1 电动汽车冷却液(以下简称“电车冷却液”)以乙二醇作为防冻剂。按含水量不同分为浓缩液和
稀释液;按冰点分为-25 号、-30 号、-35 号、-40 号、-45 号和-50 号六个型号。
4.2 电车冷却液的分类、代号及型号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电车冷却液分类、代号及型号
产品分类 | 代号 | 型号 | |
乙二醇型 | 浓缩液 | EVC-Ⅰ | —— |
稀释液 | EVC-Ⅱ | EVC-Ⅱ-25、EVC-Ⅱ-30、EVC-Ⅱ-35、EVC-Ⅱ-40、EVC-Ⅱ-45、EVC-Ⅱ-50 |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通用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车冷却液的通用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电车冷却液通用要求及试验方法
项目 | 质量指标 | 试验方法 |
外观 | 无沉淀及悬浮物、清亮透明液体 | 目测 |
颜色 | 有醒目颜色 | 目测 |
气味 | 无刺激性异味 | 鼻嗅 |
5.2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车冷却液的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电车冷却液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项目 | 质量指标 |
试验方法 | ||||||
EVC-Ⅰ | EVC-Ⅱ -25 | EVC-Ⅱ -30 | EVC-Ⅱ -35 | EVC-Ⅱ -40 | EVC-Ⅱ -45 | EVC-Ⅱ -50 | ||
密度 a(20.0℃)/(g/cm3) | 1.108~ 1.144 |
≥1.050 |
≥1.055 |
≥1.060 |
≥1.065 |
≥1.070 |
≥1.076 | SH/T 0068、 SH/T 0604 |
表 3 电车冷却液理化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续)
项目 | 质量指标 |
试验方法 | |||||||
EVC-Ⅰ | EVC-Ⅱ -25 | EVC-Ⅱ -30 | EVC-Ⅱ -35 | EVC-Ⅱ -40 | EVC-Ⅱ -45 | EVC-Ⅱ -50 | |||
冰点/℃ | 原液 | —— | ≤-25.0 | ≤-30.0 | ≤-35.0 | ≤-40.0 | ≤-45.0 | ≤-50.0 |
SH/T 0090 |
50%体积稀释液 | ≤-36.4 | —— | |||||||
沸点/℃ | 原液 | ≥163.0 | ≥106.5 | ≥107.0 | ≥107.5 | ≥108.0 | ≥108.5 | ≥109.0 |
SH/T 0089 |
50%体积稀释液 | ≥108.0 | — | |||||||
pH 值 | 原液 | — | 7.0~10.0 |
SH/T 0069 | |||||
50%体积稀释液 | 7.0 ~ 10.0 |
— | |||||||
灰分(质量分数)/% | ≤3.0 | ≤1.5 | SH/T 0067 | ||||||
水分(质量分数)/% | ≤5.0 | — | SH/T 0086 | ||||||
氯含量 b/(mg/kg) |
≤10 | SH/T 0621、 JT/T 1230 | |||||||
硫酸盐含量(以 SO 2-计)/ 4
(mg/kg) |
≤10 |
JT/T 1230 | |||||||
硼含量(以 B 计)/(mg/kg) |
≤10 | NB/SH/T 0828 | |||||||
储备碱度/mL | 报告值 c | SH/T 0091 | |||||||
对汽车有机涂料的影响 | 无影响 | SH/T 0084 | |||||||
a 结果有异议时,以SH/T 0068 方法为仲裁方法。 b 结果有异议时,以SH/T 0621 方法为仲裁方法。 c 储备碱度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
5.3使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车冷却液的使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电车冷却液使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项目 | 质量指标 | 试验方法 | ||
电导率(25.0℃)/(uS/cm) | ≤100 | 附录 A | ||
静态腐蚀 (80℃±2℃, 336 h±2 h) |
质量变化 mg/试片 | 紫铜 | ±5 |
附录 B |
黄铜 | ±5 | |||
钢 | ±5 | |||
ZL101A 铸铝 | ±5 | |||
3003 铝 | ±5 | |||
4043 铝 | ±5 | |||
6063 铝 | ±5 |
表 4 电车冷却液使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续)
项目 | 质量指标 | 试验方法 | ||
循环台架腐蚀 (80℃±2℃, 1064 h±2 h) |
质量变化 mg/试片 | 紫铜 | ±10 |
附录 C |
黄铜 | ±10 | |||
钢 | ±10 | |||
ZL101A 铸铝 | ±10 | |||
3003 铝 | ±10 | |||
4043 铝 | ±10 | |||
6063 铝 | ±10 | |||
试验后 溶液性能 | pH 值 | 6.5~10.0 | ||
pH 变化值 | ±1.0 | |||
电导率变化率 (25.0℃)/% |
≤100 | |||
橡胶材料兼容性 (80℃±2℃, 168h±2 h) |
三元乙丙橡胶 | 硬度变化(IRHD) | ±5 |
附录 D |
体积变化率/% | ±5 | |||
断裂拉伸强度变化 率/% |
±15 | |||
拉断伸长率变化率 /% |
±30 | |||
硅橡胶 | 硬度变化(IRHD) | ±5 | ||
体积变化率/% | ±5 | |||
断裂拉伸强度变化 率/% |
±15 | |||
拉断伸长率变化率 /% |
±30 | |||
泡沫倾向 ( 30℃±1℃ 及 80℃±1℃) | 泡沫体积/mL | ≤100 |
SH/T 0066 | |
泡沫消失时间/s |
≤5.0 | |||
高温稳定性 (135℃±1℃, 168 h±2 h) | 质量变化/(mg/cm2) | ±1.0 | SH/T 0620 a | |
试验后溶液沉淀量/mL |
≤0.05 | GB 29743.1-2022 附录 D | ||
储存稳定性 b(60℃±2℃,336 h±2 h) | 颜色无明显变化,无沉淀及悬浮物 | GB 29743.1-2022 附录 D | ||
耐硬水稳定性 b(90℃±2℃,336 h±2 h) 沉淀物体积/mL | ≤0.5 | GB 29743.1-2022 附录 D | ||
a 铸铝试件材质应符合GB/T 1173—2013 规定的 ZL101A 铝硅合金要求,尺寸应符合 SH/T 0620 的要求。 b 仅适用稀释液。 |
6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1.1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1.2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出厂检验或周期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产品转厂生产时;
e)通常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当生产工艺无变化时可延长两年。
6.1.3 出厂检验分为出厂批次检验和出厂周期检验。主要原材料和添加剂无变化时,每年还应至少进行两次出厂周期检验。
6.2 检验项目
6.2.1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5 章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
6.2.2 出厂批次检验项目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冰点、沸点、pH 值、密度、储备碱度、电导率、泡沫倾向。
6.2.3出厂周期检验项目包括 6.2.2 的项目以及灰分、氯含量、硫酸盐含量、对汽车有机涂料的影响、水分、静态腐蚀、高温稳定性。
6.3 组批
在原材料、工艺不变的条件下,每生产一釜或连续生产多釜混合均匀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6.4 取样
取样应按SH/T 0065的规定进行,每批产品取样量需满足检验和留样要求,或是从包装好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6.5 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结果符合第5章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6.6 复检规则
如果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结果不符合第5章要求,应从同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量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复检结果仍不符合本文件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电车冷却液应按 NB/SH/T 0164 的规定进行标志和包装,标志内容应包括:
a) 产品名称;
b) 防冻剂类型;
c) 产品分类及冰点;
d)浓缩液产品使用方法;
e)生产日期或批号;
f)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等。
7.2 电车冷却液运输应符合 NB/SH/T 0164 的规定。
7.3 电车冷却液应贮存在阴暗、通风的地方,不应阳光直射。
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