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我国自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已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量和使用量约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14日召开的2023年中国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上介绍了上述情况。他介绍,研究表明,1991年至2020年的30年间,我国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过程中累计避免了约2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在保护臭氧层的同时也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从会上获悉,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36年来,如期实现了各项履约目标。根据2022年相关评估报告,在各缔约方的共同努力下,履约行动已实现显著的修复臭氧层效果。
协同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从2021年9月15日起,《〈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对我国正式生效。我国积极落实履约新要求,将氢氟碳化物纳入管控清单和名录,实施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我国即将全面实施氢氟碳化物国内配额许可制度,确保实现2024年履约冻结目标。
据了解,为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商定开展保护臭氧层的全球行动,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我国1991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迄今为止,全球淘汰了近99%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量和使用量,臭氧层损耗得到有效遏制,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至少避免1亿例皮肤癌和数百万例白内障病患。
来源: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