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周慕尼黑车展开幕之际,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抢走了长期以来为欧洲知名品牌保留的风头。
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注似乎引发了欧盟决策者的恐慌。 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周三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
启动调查的决定可能会给欧洲主要电动汽车品牌带来比中国竞争对手更复杂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这项带有惩罚性关税威胁的调查将促使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重新思考全球战略。 但这个问题不会困扰他们太久。 几乎每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都计划在欧洲销售汽车。
但现实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有开始执行这样的计划。现在受到欧盟委员会调查的威胁,他们将干脆放弃它们。
在向欧洲出口汽车的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中,只有MG和比亚迪两个品牌在市场上实现了有意义的销售。 这项调查不会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双方都已开始在欧洲选址生产电动汽车。
为了避免高额关税,他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加快当地的生产计划。 Nio和Xpeng等一些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已经进入欧洲市场。
调查可能会迫使他们停止扩大本地分销网络,或者完全终止本地业务。
相比之下,反补贴调查带来了颠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和三家德国汽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集团和宝马全球业务的更大风险。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品牌,要么已经开始生产,要么即将在中国为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生产电动汽车。
沃尔沃将中国作为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的全球生产中心。该公司在中国组装Polestar 2电动轿车,并将在中国增加Polestar 3和Polestar 4 SUV的产量。
梅赛德斯于2020年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为Smart打造电动汽车车型。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在中国和西欧销售两款Smart产品,即#1轿车和#3轿跑车式跨界车。
明年,大众集团将开始从其与江淮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合资企业向西欧出口,这些汽车将在西欧以Seat的高性能子品牌Cupra进行销售。
宝马还将于2024年开始从与长城汽车的合作中向欧洲出口Mini Cooper和Aceman电动汽车。 贸易限制是一把双刃剑。
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在13个月内完成的反补贴调查也不例外。
虽然阻止了低成本的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但这可能会给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欧洲的主要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带来动荡和反弹。
来源:https://europe.autonews.com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