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已有的解决方案和尚需的技术突破》书中称,如果全世界所有牛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碳排放水平居全球第三(约50亿吨),仅次于中国、美国。
对一些素食主义者,这是常识;而对另一些温室气体清单核算及碳达峰领域工作者,这有些违反常识。本文着眼于中国数据,试图讨论在中国国情下,对一头牛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应该建立怎样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公布的国家2014年温室气体清单中,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LULUCF)为111.8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动物肠道排放2.0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动物粪便管理排放1.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二者合计3.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11.8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比例为3.1%。但报告中未公布细分动物种类的排放量,因此无法从报告中获知牛的排放。
那怎么能知道报告中牛的排放情况呢?采用网上公开资料估算,《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5》公布了2014年末全国牛存栏量为10578万头,其中肉牛7040.9万头,奶牛1499.1万头(未注明饲养方式;无粪便管理方式等信息)。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的核算公式和排放因子,估算结果为2014年全国奶牛和肉牛的肠道排放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粪便管理排放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合计1.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LULUCF)的1.44%。平均一头牛的温室气体排放为1.89吨二氧化碳当量/年。
将上述结论放大到全球范围后与比尔·盖茨书中的差距仍然较大,原因是比尔·盖茨书中的“所有牛是一个国家”,不仅指牛本身的打嗝放屁,还包括一头牛身处的养殖业,更进一步扩展至牛奶、牛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扩大了对牛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边界。
牛大概并不想搞这么复杂,但养牛涉及的环节实在太多了。牛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涉及的全部上下游,可以概括为如下边界。
国内研究的核算边界不尽相同,多数研究虽涵盖了牛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排放,但对养牛上下游产业的覆盖边界各不相同。本文选取核算环节覆盖较广的研究成果,其各环节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如下。
注:“/”表示研究中温室气体核算未包含该环节。
上述三项研究结果中,牛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分别为51.2%、18.8%、63.8%。采用该比例,用我国2014年牛肠道发酵及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量1613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反推估算,2014年我国牛养殖各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为25269.5~146945.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LULUCF)比例的范围为2.3%-13.1%。如果按全球牛养殖头数10亿头(我国养殖数量的10倍)估计,该估算结果扩大10倍左右即是全球的牛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比尔·盖茨书中的数值处于同一数量级。
从国内研究核算结果看,牛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在研究的总排放中占比较高,这从侧面反映了国内研究对牛全生命周期的核算边界尚不完整,比如国内少有将毁林开拓养牛牧场导致的固碳量减少纳入牛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此外,本文分析尚不全面,仅考虑了中国境内养殖的奶牛、肉牛,未考虑因本国牛奶、牛肉供给量低于消费量导致的进口牛奶、牛肉蕴含的境外温室气体排放。如果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扩大牛生命周期的核算边界,我国牛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还将扩大。
综上,对比一头牛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两种认识,温室气体清单是相对静态的核算,目的在于摸清底数,而关于哪些环节及何种原因产生排放的信息相对有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相对系统的核算,服务于系统管理、系统各环节措施分析,但因选择覆盖环节不同将导致核算结果不同。
当你吃一口牛肉、喝一杯牛奶时,常识是虽然这只是一口食物,但在它递到你手上之前,经历了很多产生温室气体的环节。这一口牛肉,可简单也可复杂,美味之后,恒念物力维艰。
参考文献:
[1]马宗虎,王美芝,丁露雨,刘继军.规模化肉牛育肥场温室气体排放的生命周期评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2244-2252.
[2]程琼仪,张言,陈昭辉,刘继军.肉牛场生命周期估计及环境影响评价[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01):63-69.
[3]孙亚男,刘继军,马宗虎.规模化奶牛场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06):296-301.
[4]王效琴,梁东丽,王旭东,彭莎,郑金正.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奶牛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3):179-184.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