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何深意?
来源:碳达峰与碳中和 | 作者:沐睿环境-莉哥 | 发布时间: 2022-02-16 | 457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笔者认为,这将更加合理确定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目标,有助于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

  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实施能耗“双控”是促进能源资源节约、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近些年,一些地方为合理控制煤炭,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评估中,实施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然而,在替代时没有科学区分原料用煤和燃料用煤,将原料用煤也纳入全部能源消费的统计,没有单列出来。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原料用煤和燃料用煤是不同的。比如,煤化工领域将煤制成塑料、化肥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消耗一部分煤炭作为燃料,也有一部分煤炭作为原料被带进了工业产品。通常燃料用煤排放的都是二氧化碳;原料用煤则转化为产品或下游产品的原料,其排放仅为燃料煤排放的20%。所以,在统计上分开计算,在管理上分开考核,有助于做到管理的精细化。此外,新增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充分考虑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原料用煤产业发展,调动企业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积极性。

  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助于我国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截至2020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达15.9%。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5年要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到2060年达到80%以上。全面推动能源转型,要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新增可再生能源不再纳入总量考核,旨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央设定的能源转型的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强力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应当先立后破。在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中求进,步步为赢。

继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后,河南率先拿出详细的落实办法。


河南省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能耗和煤炭指标保障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为基数,“十四五”期间每年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生产烯烃、芳烃、化肥、农药、醇类等产品过程中的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考核。


《通知》还强调,对于完成省定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不再考核能源消费总量,各地方不得以完成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为由限制新建符合要求的项目。河南的先尝先试释放出地方优化用能管理的信号。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

上海沐睿环境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汽车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汽车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www.automds.cn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